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公告通知 > 正文

体育学院2025年高层次人才招聘计划

发布时间:2025-01-06来源: 作者:关注:

一、学院简介

基本概况

渭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的前身为1960年创办的渭南师范学院(专科)体育教研组,后变更为基础部体育教研室。1996年二年制体育教育大专班开始招生,1997年三年制体育教育大专班开始招生。1998年成立体育系,1999年体育教育专升本班开办。2000年新的渭南师范学院组建并升格为本科院校,2001年获批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并开始招生,2014年10月体育学院正式成立。2019年新增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体育学院现有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两个专业。设有大学体育教学部、基础部体育室、球类教研室、体武教研室、理论教研室、大学体育教研室等。

师资队伍

体育学院现有教职员工44名,其中专任教师36名,教辅人员6名;教授6名,副教授20名,讲师10名,助教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3名;博士2名,在读博士3名,硕士29名;国家级裁判员1名,国家级社会指导员2名,国家一级裁判员23名。现有教师分别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体育大学、西安体育学院、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理工大学等院校。承担全校19000余名学生的体育课程和学校群体活动。

硬件设施

近年来学校投入近2亿元,用于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总面积2.3万平米云帆体育馆承担了2021年十四届全国运会女子篮球项目的比赛任务。2018年投资600余万元新建悬浮式运动地板灯光篮球场、排球、羽毛球、网球场地。田径塑胶场地及人工草皮足球场地能容纳10000余人。

教学科研

体育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在教学科研方面均取得突出成绩。获国家体育课题1项,国家体育总局群体重大课题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博士后基金项目1项,省级课题8项,省教育厅项目15余项,省体育局项目30项,市科技局项目5项。获批陕西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1项,发表科研论文500余篇,专著10余部,参编教材20余部;建有1个国家级培训机构----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基地;省级科研平台1个----陕西省运动与体质健康研究中心。

二、招聘基本条件

(一)应聘人员应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敬业奉献,团结协作。

(三)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和人格品质,治学严谨,公道正派。

(四)具备招聘岗位所必需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五)具有履行岗位职责所需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

(六)满足招聘岗位的其他条件。

(七)有以下情形之一者不得应聘:

1.受过刑事处罚或被开除公职的;

2.受过党内严重警告或行政记大过以上处分的;

3.正在接受立案审查的;

4.在接受高等教育期间受到留校察看及以上处分,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在各级公务员及事业单位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

5.法律规定不得招聘到事业单位工作的其他情形。

三、招聘方式及应聘程序

(一)高层次人才团队及杰出人才、领军人才、拔尖人才

学校发布招聘公告后,各二级学院提出拟引进意向,经过资格审查、考评协商、学校研究同意后引进。

(二)博士

1.招聘方式

按照考核招聘方式进行。

2.应聘程序

(1)应聘者以压缩文件形式投递个人材料至应聘学院或人事处邮箱,个人材料包括:个人简历、各学历阶段的学历(学位)证书、获奖证书、学术成果等,文件名称和邮件主题格式为:姓名+专业+毕业院校。

(2)经二级学院初审,人事处复审后由二级学院通知应聘人员参加面试、试讲。

(3)人事处组织二级学院及相关部门,对应聘者政治素质、师德师风、教育教学、学术水平和发展潜力等综合考评。

(4)体检和心理健康测试。

(5)根据综合考评、体检和心理健康测试结果,确定拟引进对象,报校长办公会审议,经研究同意后公示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人事处代表学校与其签订协议。

一、高层次人才团队

(一)业务条件:

1.团队应符合我校的学科专业布局与规划,在本学科领域已取得杰出成就或具有显著创新潜力,有望在学科前沿和核心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有利于提升我校在相关学科的核心竞争力。

2.团队组成不少于3人,团队带头人或核心成员中应具有省部级及以上人才称号。

3.团队应具有主持并完成国家级项目经历,研究成果达到省部级一等奖以上水平。

(二)引进方式:全职引进,不受计划限制,“一团一议”。

(三)聘期任务:面议并签订聘期任务书。

(四)引进待遇:

1.提供人才团队负责人安家费100万元,其他成员安家费参照青年英才执行;

2.协助解决人才团队负责人和博士的配偶工作;

3.解决人才团队负责人和博士子女享受渭南市优质教育资源问题;

4.科研配套经费理工类500万元/年,人文社科类100万元/年,科研设施面积根据项目需要配置;配备3名以上博士或高级职称成员、若干名在读博士搭建科研团队。

二、杰出人才、领军人才、拔尖人才

人才类别

业务条件

岗位待遇

杰出人才

具有良好学术声誉和学术领导力,为国际国内同行公认的学科带头人,近5年主要学术成果突出,在所研究领域处于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学者专家,经学校审定可列入本层次的各类人才。年龄不限。

年薪100-150

一人一策,具体面议

领军人才

获得较为突出的创新性成果,在所研究领域取得同行专家公认的标志性成果,能带领团队协同攻关,保持或赶超国内外领先水平,经学校审定可列入本层次的各类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
 
其他不在上述范围人员,但具有博士学位和教授专业技术职务(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列入本层次引进范围:
  1.
5年内,主持完成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面上项目;或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或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或教育部重大项目;或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973计划)
  2.
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个人排名前四)或二等奖(个人排名前二)、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个人排名前三)或二等奖(个人排名第一),或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个人排名前二) ;或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个人排名前三)或一等奖(个人排名前二)或二等奖(个人排名第一)

3.国家“万人计划”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国家“千人计划”(长期项目)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之一。

年薪80-100

一人一策,具体面议

拔尖人才

具有博士学位和副教授专业技术职务(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列入本层次引进范围:
  1.
5年内,主持完成国家基金项目1项,且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或主持完成国家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项,且主持完成省部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项,或为陕西省特支计划领军人才、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获得者之一。
  2.
曾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自然科学、科技发明奖(前四人);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个人排名前四)或二等奖(个人排名前二);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前四人);或省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前三人)或二等奖(前二人);或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前二人)或二等奖(前二人);或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前三人)或一等奖(前二人)。
  3.
5年内,理工科博士以第一作者发表B1级(以渭南师范学院论文级别分类为准,下同)以上论文10,A1级以上论文4篇;文科博士以第一作者发表B1级以上论文8篇,或A2级以上论文3篇。
  4.
具有其他高质量成果、高级别奖项,经学校审定同意后,可列入本层次引进范围。

年薪50-80

一人一策,具体面议

注: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引进不受计划限制。

、博士(青年英才)

(一)类型、业务条件和待遇

青年英才

业务条件

工资

及社保

安家费

及科研启动费

其他待遇

A

1.应届博士毕业生或博士后流动站出站人员,科研能力突出,具有较大培养潜力,近3年发表A级论文2篇以上。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紧缺学科(专业)可放宽至40周岁。
  2.
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科研能力突出,近5年主持获批并完成国家基金项目。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

每年可达20-30

可达60-70

一人一策

具体面议

1.按陕西省相关政策纳入事业编制管理。

2.进校后享受校聘副教授岗位3年。

3.在校工作期间享受博士学位津贴1500/月。

4.如需购房者,学校提供房源的,按当年学校购房标准计算,安家费可一次性冲抵相应数额购房款;学校未提供房源的,可凭购房合同申请领取安家费,购房前享受不超过12个月的每月1500元租房补贴。

5.如需解决配偶工作者,依据学校人事管理政策和配偶个人情况,经学校研究同意后,可根据配偶所学专业及工作经历等解决工作。夫妻双方均属引进人才的,不影响另一方享受引进人才的待遇。  6.学校协助解决引进人才子女的入学问题,确保其享受渭南市优质基础教育资源。

7.纳入渭南市高层次人才库,并享受各类项目和平台申报等优惠政策。

B

1.科研能力较强,近5年主持获批并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或发表B1级以上论文2篇以上。

2.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紧缺学科(专业)可放宽至40周岁。

可达40-50

一人一策

具体面议

C

1.5年主持获批并完成厅局级以上科研项目或发表B2级以上论文2篇以上。
  2.
年龄一般不超过32周岁,紧缺学科(专业)可放宽至40周岁。

可达25-30

一人一策

具体面议

D

1.5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篇以上;或参加学科内竞赛获省部级以上奖励。

2.年龄一般不超过32周岁,紧缺学科(专业)可放宽至40周岁。


安家费10

科研启动费5

(二)招聘学科及人数

招聘学院

学科/专业

学历学位

人数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等相关学科或专业

博士研究生

3

王居海

电话:0913-2136920 13992333818

邮箱:57864469@qq.com



下一条:巡察公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