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实习》课程教学大纲
开课部门: 体育学院 编制人:李 伟、王 鹏
编制时间:2024年3月 审定人:蔡 龙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
中文 |
教育实习 |
英文 |
Educational Practice |
课程代码 |
106151003 |
课程性质 |
教育实践 |
课程学分 |
10 |
课程学时 |
14周 |
适用专业 |
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课程组负责人 |
李伟 |
课程组成员 |
李伟、王鹏、蔡龙、韩芯、陈彩虹、左海燕 |
先修课程 |
体育学专业课程、教师教育相关课程 |
选用教材 |
教育见习与实习 |
|
|
|
|
|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具体目标
课程目标 |
课程目标内容 |
课程目标1 |
熟悉体育课堂教学及班主任工作的各个环节,形成对教师职业的认识,认同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增强从事教师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树立依法从教的意识,在实践中接受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其对现代中学教育的适应性,自觉加强师德修养,争做“四有”好老师。 |
课程目标2 |
了解中学体育学科的教学现状,把握中学体育教学特点,熟悉教材内容,能按照中学教学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并进行实施;能够进行学习评价,形成独立从事中学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 |
课程目标3 |
熟悉班主任日常工作内容和技能方法,增强班主任工作的经验,掌握中学班级管理的基本策略,能独立组织专题班会和其他班级活动;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能有针对性地设计并开展学生德育教育活动,会做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
课程目标4 |
能对实习过程中的教育教学中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能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了解体育学科教研活动的内容、方式和方法,在实习活动中能与学生、老师沟通交流。 |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
毕业要求 |
毕业要求二级指标点 |
课程目标 |
1.师德规范 |
[1.2立德树人]: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弘扬高尚师德师风,学习和遵守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与教育法律法规,坚持依法执教,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中学信息科技教师。 |
课程目标1 |
2.教育情怀 |
[2.3关爱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以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为职业角色预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能够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权利及个体差异,对学生富有爱心和责任心,对工作耐心和细心,乐于为学生成长创造发展的条件和机会。 |
4.教学能力 |
[4.2教学实施]:熟悉体育课程标准,能够综合运用体育知识对教材进行有效解读;能够基于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开展信息科技教学活动,掌握重难点教学策略,熟悉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学业评价等教学技能;获得积极的教学体验。 |
课程目标2 |
5.班级指导 |
[5.2班级管理]:掌握中学班集体建设和班级教育活动组织的方法,具有与学生、家长、社区等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能够合理分析解决教学与管理实践相关问题。 |
课程目标3 |
[5.3心理健康]:了解心理辅导的基本知识,能够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引导中学生健康成长。 |
6.综合育人 |
[6.2 文化育人]:能够充分了解学校文化的思想内涵和教育活动的育人方法,能够根据实际需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和谐身心,健康成长。 |
[6.3实践育人]:了解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具有整合学科教育、文化建设、主题活动、社团活动等进行综合育人的初步体验,并能进行一定的理性思考。 |
8沟通合作 |
[8.2 合作意识]:能够在小组学习、专题研讨、网络分享等学习活动中,积极组织并参与团队合作,主动与他人交流、分享观点。 |
课程目标4 |
[8.3服务意识]: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能运用专业优势参与校园、社区信息化建设。 |
(三)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度关系表
课程目标 |
毕业要求 |
1.师德规范 |
2.教育情怀 |
3.学科素养 |
4.教学能力 |
5.班级指导 |
6.综合育人 |
7.学会反思 |
8.沟通合作 |
1.1 |
1.2 |
1.3 |
2.1 |
2.2 |
2.3 |
3.1 |
3.2 |
3.3 |
4.1 |
4.2 |
4.3 |
5.1 |
5.2 |
5.3 |
6.1 |
6.2 |
6.3 |
7.1 |
7.2 |
7.3 |
8.1 |
8.2 |
8.3 |
目标1 |
|
H |
|
|
|
H |
|
|
|
|
|
|
|
|
|
|
|
|
|
|
|
|
|
|
目标2 |
|
|
|
|
|
|
|
|
|
|
H |
|
|
|
|
|
|
|
|
|
|
|
|
|
目标3 |
|
|
|
|
|
|
|
|
|
|
|
|
|
H |
H |
|
H |
H |
|
|
|
|
|
|
目标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H |
H |
三、教学要求与教学要点
序号 |
知识模块 |
教学内容 |
教学要求 |
课程思政 融入点 |
支撑的课程目标 |
1 |
校内 模拟实习 |
1.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教学设计,熟悉备课、授课等相关环节; 2.班主任工作的各个环节。 |
1.认识校内模拟实习的重要性; 2.熟悉实习的过程和重要环节。 |
在实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刻体会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和优秀班主任的德育经验。引导学生 做到对学生 富有爱心和责任心,对教学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立志做“四有”好老师。 |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 |
2 |
实习学校听课观摩 |
1.随堂听取实习学校指导教师不同课型,不少于12节; 2.课后评议,总结反思,要填写记录。 |
1.熟悉学生学科认知特点,了解信息是技术课堂教学情况; 2.学会课后评议,能够进行总结反思。 |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4 |
3 |
学校实习 |
1.参与实习学校授课12节,总结反思,要填 写记录; 2.原班主任指导下,撰写班主任工作实习计划,完成班主任工作见习,至少组织1-2次主题班会,主题班会要求写出相应的主题班会计划,并有过程记录; |
1.学会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教学设计,能独立写出各种课型的教学设计教案,熟悉体育教学主要环节; 2.熟悉班主任日常工作内容和方式,能组织主题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自觉遵守实习生的教 |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课程目标4 |
|
|
3.要求有完整的教学设计,课后实习小组组织集体评议,总结反思,要填写记录。 4.总结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反思、提高。 |
案须经指导教师审批同意后方能上课的规定; 4.具有从事教师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
|
|
4 |
实习总结 |
1.完成教育调查报告;2.撰写实习总结。 |
1.能对优秀教师的教书育人经验、教学方法进行调研总结; 2.对教学对象的学习态度与方法,知识结构调查; 3.实习总结从实习认识、实习过程(三个阶段)、实习中教学相长、教学能力提升、实习感受等方面撰写。 |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3课程目标4 |
四、考核内容
课程目标 |
考核内容 |
课程目标1 |
实习态度、教学实习和班任实习表现性评价、实习总结等。 |
课程目标2 |
教学实习过程总体表现情况,包括教学设计、课前准备、教学能容、教学方法、课堂组织、教学基本功、课后评价、批改作业、反思,实习总结等。 |
课程目标3 |
实习班主任工作期间表现情况,包括班级日常工作、主题班会和其他班级活动、进行个别教育、心理辅导、开展综合育人活动和实习总结等。 |
课程目标4 |
教学实习、班主任实习、教育调查报告与实习总结。 |
五、考核方式与评价细则
考核方式 |
比例 |
考核/评价细则 |
校内模拟实习成绩 |
30% |
主要从实习态度、教学基本功、教学表现、班任实习模拟、 教学反思等方面综合评价。 |
实习表现成绩 |
30% |
主要从实习态度、小组合作、班级活动、教学反思、教育调 查报告与实习总结等方面综合评价。 |
实习学校综合评定成绩 |
40% |
主要从实习态度、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合作学习等方面 综合评价。 |
综合成绩 |
100% |
总成绩=校内模拟实习(30%)+实习表现(30%)+实习学校(40%) |
六、课程成绩与课程分目标评定的比例关系
成绩项 目标 |
校内模拟实习 考核 (30%) |
实习表现 考核 (30%) |
实习学校 考核 (40%) |
各课程目标 达成度评价方法 |
课程目标1 |
0~10 |
0~30 |
0~20 |
分目标达成度=(各成绩项课程目标得分/各成绩项课程目标总分)×(各成绩 项占比)之和。 |
课程目标2 |
0~60 |
0~10 |
0~50 |
课程目标3 |
0~20 |
0~10 |
0~20 |
课程目标4 |
0~10 |
0~50 |
0~10 |
七、课程目标评分标
课程目标 |
评分标准 |
90-100 |
80-89 |
60-79 |
0-59 |
优秀 |
良好 |
中/及格 |
不及格 |
课 程 目 标 1 |
能够熟悉党的教育方针、教育政策及相关教育法律法规,认识理解中学教师的职业特点和教师工作的时代意义;能够多角度的形成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具有坚定的为教育事业奉献的理想信念。 |
能够结合当代社会与基础教育的特点,从多角度分析教师职业特点,阐释教师工作的时代意义与从业者的价值实现,能够理解并形成教师职业道德,具有为教育事业奉献的理想信念。 |
能够多角度分析教师职业特点,阐释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及教师的个人价值。但分析不够系统,认识不够充分;基本能够理解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具有为教育事业奉献的理想信念。 |
对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理解不够全面,对教师职业特点和教师工作的意义认识有失偏颇。 |
课 程 目 标 2 |
能够准确地分析理解体育教学特点与内容,设计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并有效实施;能够进行多元化的学习评价,具有独立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 |
能够分析理解体育教学特点与内容,根据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能较好的完成教学设计,并进行实施;能够进行学习评价,能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
能够比较准确分析理解体育教材内容,能够较熟练完成教学设计,并进行实施;学习评价及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较弱。 |
在分析理解中学体育教材内容上不是很准确,能完成教学设计,并进行实施;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意愿不强。 |
课 程 目 标 3 |
能够熟悉班主任日常工作内容和方式,能准确归纳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要,准确领会德育教育的组织和指导方式;能积极组织主题教育活动,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 |
能够掌握班主任日常工作内容和方式,能归纳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要点,领会德育教育的组织和指导方式;能组织主题教育活动,能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 |
能够掌握部分班主任日常工作内容和方式,能归纳部分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要点,领会部分德育教育的组织和指导方式;能组织主题教育活动。 |
对班主任日常工作内容、班级管理工作的要点及德育教育的组织和指导方式认识不到位;组织主题教育活动不积极。 |
课 程 目 标 4 |
能够掌握教研活动的基本内容、方式和方法,能够针对具体的教育实践研究所发现的问题设计出较好的解决方案;教学中能够很好地与学生、老师进行沟通。 |
初步掌握教研活动的 基本内容、方式和方法,能够设计出较为合理的教研活动方案;具有与学生、老师沟通合作的能力。 |
初步掌握教研活动的基本内容、方式和方法,具有初步的沟通能力,能够在教研活动中虚心好学;与学生、老师沟通的能力较弱。 |
对教研活动的基本内容、方式和方法认识不够,缺乏团队协作意识;不能主动与学生、老师沟通。 |
八、课程教学资源
(一)教材选用
戴建兵.教育见习与实习.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
(二)参考书目
1.编者.教材名称.出版社,出版时间(或版本)。
1.苗凤华.教育实习指南.科学出版社,2018年
(三)网络资源
1.爱课程网,网址:http://www.icourses.cn/sCourse/course_5671.html,中学教育见习与实习,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戴建兵
2.爱课程网,网址:http://www.icourses.cn/sCourse/course_5584.html,小学教育见习与实习,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彭小明
九、其它
体育教育实习工作,要做到校内专业教师的教育实习指导与校外实习学校学科教师的教育实习指导相结合,校内带队指导教师和实习学校指导教师要加强沟通和联系,全过程跟进,全方面考核,共同保证教育实习质量和效果。